頭部
                    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免费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連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來源:本網-連州市發展和改革局 發布時間:2020-02-24 15:41:43 字體大?。? 瀏覽次數:-

                    一、2019年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清遠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李希書記調研清遠講話精神,不斷融入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實施創新驅動、鄉村振興戰略、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筑牢粵北生態屏障、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全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一)2019年全市主要計劃指標完成情況

                    2019年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據初步預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鎮登記失業率、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等六項指標能夠完成年初預定目標,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超過年初預定目標13.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超過年初預定目標0.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超過年初預定目標0.8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年初預定目標0.12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合理區間以內,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外貿進出口總額等四項指標與年初預定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表1:連州市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表(預測數)

                    指標名稱

                    2019年預期目標

                    2019年完成情況

                    指標值

                    增速

                    指標值

                    增速

                    地區生產總值

                    167.1億元

                    6.5%左右

                    /

                    5.2%

                    固定資產投資額

                    57.4億元

                    13.0%

                    /

                    26.4%

                    規上工業增加值

                    22.9億元

                    8.0%

                    /

                    -5.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2.1億元

                    10.0%

                    /

                    10.5%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7.17億元

                    6%

                    7.18億元

                    6.12%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3%以內

                    104.7

                    4.7%

                    城鎮登記失業率(%)

                    3%以內

                    /

                    3%以內

                    /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左右

                    21402

                    8.8%

                    外貿進出口總額

                    保持正增長

                    0.1%(清遠任務)

                    11.12億元人民幣

                    -38.9%

                    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

                    完成省、市下達任務

                    /

                    已完成省、市下達任務

                    /

                    未完成情況的說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與年初預定目標相差1.3個百分點、13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3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以中美貿易摩擦為主引起的國際市場動蕩對我國外貿企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占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0%以上的建滔集團深受影響,建滔科技園5家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1%,直接影響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中美貿易摩擦及國際銅價波動的影響導致占全市進出口總量90%以上的建滔集團的進出口業務大幅下降,永和玩具廠也于今年5月破產清算,對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帶來較大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波動主要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大幅增長影響整體物價水平。因此,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聚焦引進工業龍頭企業、扶持本地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穩定物價水平,是我市提高經濟發展總量和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的必由之路,是我市未來較長一段時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農業三產融合更加深入。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清遠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98家、家庭農場190家。加快推進實施農業“3個三”工程,順利完成新增柑橘種植、茶葉種植、清遠雞規模養殖三大支柱產業工作指標,正在推進6個無公害農產品、2個綠色農產品和1個地理標志產品的認證工作。成功申報臘味、菜心和水晶梨三個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水晶梨、鷹嘴桃、南嶺高山茶三個品牌成功申報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制定了《廣東省連州市富硒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初步申報富硒農產品基地,種植面積達7000多畝。高標準建設連州菜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開工項目29個,開工率為100%。大力推進產業強鎮示范項目,項目總體工程全面完成。

                    工業轉型持續推進。全市現有規上企業41間,年底規下轉規上企業5間。實施技改項目15個,完成技改投入4.75億元。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龍坪卡房新材料產業基地征地工作平穩推進,已簽約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1個,預計全年全市礦山出礦330萬噸,“非礦”稅收收入9600萬元;華潤泉山、慧光風力發電項目有序推進,申連新能源龍坪鎮21MW、西江鎮21MW分散式風電項目,陽光電源(龍坪鎮、星子鎮)100MW風電扶貧項目等多個風電項目已進入前期工作,廣州發展200MW光伏項目、深亞新能源30MW光伏項目已并網發電。

                    服務業發展持續向好。生態旅游成為我市主導產業之一,《連州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豐陽鎮畔水村被廣東省文旅廳評為省級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057.84萬人次,同比增長5.17%,實現旅游收入53.65億元,同比增長6.03%。電商行業發展漸成規模,連州成為清遠市唯一一個縣(市、區)入選2020年廣東省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公示名單,全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約1.3億元,同比增長7.0%。金融業平穩運行,金融本外幣存款余額212.97億元、貸款余額104.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52%、12.96%。

                    2.園區集聚效應日益凸顯,項目投資建設持續推進

                    園區集聚功能不斷提升。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建滔二期土地平整項目、中小微企業生產發展基地一期建設項目、臺連產業園土地平整工程項目有序推進。林地轉用、土地報批、土地出讓工作穩步推進,全年累計共出讓土地12宗,出讓土地面積達45萬平方米。九陂園區、家具工業園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工作已完成,園區擴園工作基本完成。迎賓大道等主干道路、園區景觀提升工程順利竣工。投入1.8億元的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全部封頂。預計全年實現增加值14.85億元,實現稅收收入2.6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約6.7億元,同比增長15.3%。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持續推進,全年共引進投資項目97個,同比增加47個,總計劃投資額194.2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2.35億元,分別增長26.2%和11.1%,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41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5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51.62%;18個省、清遠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1.57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30.03%。東強(連州)銅箔、德誠多功能復合材料等18個項目超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速推進,連州支線機場進入選址研究階段,廣連高速(連州段)已完成年度計劃工程量。

                    3.改革創新齊頭并進,經濟活力明顯增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常態化推進。持續落實去產能長效機制。出清“僵尸企業”58戶。扎實推進國家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降低成本3.49億元。積極推進防范化解非法集資等金融風險。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按時按質完成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雙公示”模塊改造升級。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農村改革。各項短板不斷補齊,年度“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部完成,46個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客運班車,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白云制水廠工程、城市供水管網升級改造工程、婦幼保健院外遷、中醫院升級改造等多項工程加快推進。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積極為項目申報中央預算資金和2020年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專項資金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將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3個工作日內。加大小微企業發展扶持力度,有效推動“個轉企”。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規范完善交易流程,增強全流程透明化服務。全面啟用網上中介服務超市中選通知書電子證照,實現公開選取全流程“零跑腿”。統一使用清遠市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服務平臺系統評標功能,實現部分建設工程和施工監理項目招投標活動全流程電子化?!?2345”政府服務熱線服務范圍覆蓋全市市直45個單位和12個鎮(鄉)。

                    科技支撐作用不斷增強。組織高新技術企業和具有科研實力的企業申請研發費用補助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補助資金。2019年全市共12個企業科技項目領取省市相關科技資金共294萬元,組織企業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達59項。穩步推進研發機構建設,2019年經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5間;經清遠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3間;目前我市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建立了研發機構。

                    4.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三大攻堅戰取得新進展

                    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關鍵性進展。2019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6990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58個貧困村出列。出臺《連州市2019年未脫貧貧困戶精準幫扶工作方案》,完成全市未脫貧貧困戶“八有”指標情況排查,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措施,確保扶貧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以財政扶貧資金為引導,建立產業扶貧長效化機制,累計發展從種養到深加工的特色產業扶貧項目541個,有勞動力能力貧困戶每年人均增收2100元。市扶貧辦榮獲2016-2018年清遠市脫貧攻堅工作突出貢獻單位。

                    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持續加強能耗總量控制。大力推進兩礦行業企業綜合治理,加強工業企業鍋爐污染治理和在用車輛排放管理,細顆粒物(PM2.5)等六項指標月均濃度均能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86%。強化優良水體保護,扎實推進水源地和北江流域斷面監測,大力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形成河湖管護長效機制,河長制湖長制考核獲得清遠市第一?!八濉薄扒逅膩y”“五清”行動深入開展,中小河流域治理成效顯著。大力加強土壤環境管控工作,全市15家危險廢物產生企業達標率100%。完成碳匯造林2萬畝,森林撫育2萬畝。

                    防范化解重要領域風險。印發《連州市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工作方案》,加強政府債務監管,通過提前償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貸款方式化解22.39億元隱性債務。嚴格規范政府性投資項目,政府新增債務得到有效控制。爭取新增債券資金,全年上級財政部門共下達新增債券4.51億元,同比增加110%。

                    5.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城鄉面貌不斷提升

                    著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完成《連州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編制工作。積極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國家試點工作,高質量完成合作社質量提升國家試點任務。全市農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工作,累計建成530個美麗鄉村,“廁所革命”工作不斷推進。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公路硬底化、鎮村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工程竣工驗收,7個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工程正在推進前期工作。高標準建成連州菜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啟動申報創建水晶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推動農業“3個三”工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全面啟動,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和“三品一標”認證監管不斷加強,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規范建設、農業品牌建設等工作。

                    中心城區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良江路、沿江路擴建、文化廣場提升改造等24項市政重點工程,南門大道外立面升級改造、市區閑置地塊專項整治工程等5個市政零星工程有序推進。重點加快城北片區農貿市場配套建設工作?;酃饴废麓┧淼劳度胧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全面加強城市管理工作,市區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以連州大道以北片區作為試點,推動開展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最嚴“六亂”整治,做好中心城區衛生保潔和管護工作,逐步改善市區環境。投入1.49億元新建市區公共停車場10個,新增停車位1325個,有效緩解停車難的問題。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地率為31.77%,綠化覆蓋率為33.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4.05平方米,市區路燈亮燈率98%以上。

                    6.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大,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已完成2019年城鄉低保、城鄉特困、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的提標工作?;攫B老、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達99%和98%。全年轉移就業勞動力5070人,完成市政府目標任務101.4%;城鎮新增就業3712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完成各類技能培訓3035人次,完成全年培訓任務101.16%;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成功創建。舉辦各類招聘會共22場次,幫助3600多人實現就業。出臺《連州市在建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醫療保險異地聯網結算及費用報銷工作,公立醫院全部上線。539套政府投資公租房分配入住率達100%。

                    社會事業均衡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積極推進教育創先項目建設,全年新增3500個學位。啟動教師發展中心建設,有序推進云溪小學、海陽中學、實驗幼兒園前期工作。規范我市民辦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指導7所民辦幼兒園創建成為省規范化幼兒園。落實資助政策,資助各類學生17190人次,共3157萬元。創新打造公立醫院醫療集團,不斷配強基層醫療機構大型醫療設備。圍繞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14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有效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大力開展文化惠民直通車活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看戲、看書和公共文化鑒賞需求。大力推動文化進校園(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開展12場非遺演出活動。舉辦了“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多元化文體活動,受到全市群眾歡迎。

                    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抓好綜治信息化工作,健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管理機制,加強反邪教工作,持續深化平安連州建設,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全面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切實加強行業治理。全面實施“粵警行動計劃”和“智慧新警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持續推進全民禁毒工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化開展“質量強市”工作。完善城市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系,應急事件有效處置,縱深推進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森林防火滅火等專項行動,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不斷提升。落實全民國防教育,全市適齡青年兵役登記率達100%,圓滿完成我市兵役征集任務。完成深化民兵組織調整改革任務,深化備戰打仗意識,全面提升部隊應急應戰能力。

                    總體上看,2019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保持穩定,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速未達預期,產業發展仍處于攻堅期,大企業不多、新興產業體量不大,鄉村振興工作任務繁重;土地利用、環境承載能力等要素制約較為嚴重,項目進展受土地指標制約問題突出;財政收支不平衡,增收壓力大,收入結構不盡合理;社會保障、就業、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有待提升,交通、信息、電力、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還需完善,社會治理水平還有待提升。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引起重視,認真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綜合考慮新常態下的階段性特征和我市發展環境現狀,建議2020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經濟增長。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5%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

                    ——外貿進出口總額力爭實現正增長。

                    ——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完成省、清遠市下達年度計劃。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為6.5%,主要基于三點考慮:一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各項工作都進入沖刺階段,經濟增長后勁較大;二是產業發展趨勢向好,以鄉村振興為支撐的農業發展具有較大政策優勢,臺連產業園、龍坪新材料產業基地、石材循環產業園、建滔二期等項目的推進給工業產業發展較強信心,綜合性體育中心建設、全域旅游規劃成果轉化將進一步提升我市旅游熱度;三是項目儲備相對充足,一批風電、光伏及非金屬礦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即將動工,城西城北新區及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緊鑼密鼓的加速推進,全市投資有望持續增長。這個預期目標,既充分考慮當前國際國內貿易形勢,與我國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目標任務和要求一致,又考慮了清遠市對我市建設北部核心區的定位要求,也符合我市當前經濟發展走勢,有支撐的基礎和條件。但要實現這一預期目標,大家必須凝心聚力,全力以赴。

                    為實現上述目標,2020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產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新興產業

                    強化招商引資。始終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創新招商方式,以非金屬礦及其中下游產業延伸為重點,以中小微企業發展生產基地、臺連科技產業園和龍坪新材料產業基地為重要載體,主動、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急需外移的企業項目,實現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加快建設大灣區后花園,加速融入廣佛肇清云韶經濟圈。

                    加速優勢產業發展。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工作,積極打造特色產品和項目。大力開展富硒農產品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菜心產業園、水晶梨產業園建設,促進連州特色蔬果產業提質增效。扶優創強,引導廣源碳酸鈣、五嶺硅灰石、南港崗石、祥發粉體等規上企業增資擴產和技術改造,打造高端非金屬礦加工企業。推進華潤慧光風電、龍坪鎮21MW分散式風電、西江鎮21MW分散式風電、(星子、龍坪)100MW分散式風電等多個風電項目加快建設,大力推動龍坪鎮200MW、西江鎮200MW、星子鎮200MW等多個農光互補項目建成投產,促進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潭嶺天湖抽水蓄能電站和潭嶺水電站改造項目落地,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持續推進森林碳匯發展,加大力度發展林下種植等林業經濟。推動旅游規劃向發展成果轉化,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積極推進湟川三峽-龍潭文化生態旅游度假區與龍潭百果莊園進行資源整合,加快玻璃橋項目建設,打造湟川一河兩岸休閑度假勝地,推進我市旅游的全域化發展。    

                    (二)突出項目建設,促進投資持續增長

                    提升產業集聚平臺承載能力。深化清遠民族工業園四園整合,做好新塘園區、建滔園區擴園工作。加快建滔二期土地平整項目、臺連產業園土地平整工程、龍坪卡房新材料產業園征地、中小企業生產發展基地引資等工作進展,促進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加速已簽約項目早日落地。加快園區與市區規劃、功能的有效對接,進一步優化園區道路、管線網、污水處理、路燈、綠化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園區征地和土地儲備的力度,統籌安排工業用地、林地指標。加快推進大周國際商貿城建設工作。全面啟動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切實保障重點、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做好全市40個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充實項目儲備,突破制約項目投資的瓶頸問題,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工業投資可持續發展,保障東強(連州)銅箔、德誠多功能復合材料、慧光風電場、泉山風電場等一批重點項目的進度,支持建滔忠信玻纖、南港石業、琪瑞牛津布、景匯鑫等一批項目建設。加快支線機場前期工作,爭取航空經濟區項目早日動工。推動城西城北新區建設項目、城市綜合性體育中心、城市環境提質工程、良江橋危橋改造工程等項目加快工作進度。大力開展政府投資項目專項債券申報工作,為各項設施建設緩解資金壓力。

                    (三)突出改革創新,全面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去除落后產能工作,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加強技術改造,加快提升產業創新能力、配套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加強政府質量監管職責,推動質量提升行動不斷落實,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落實去杠桿監測和信息通報機制,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監測與預警,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多措并舉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高競爭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著力在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生態環保、公共服務、脫貧攻堅等五大領域補齊短板,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放管服”改革為重點,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業營商便利度,營造更加寬松便利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效率,縮短群眾辦事時間。深化地方金融體制改革,建立有效防范金融風險長效機制。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價格等重點領域改革。

                    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引導和支持部分前景較好,科技含量偏低的企業引進應用新技術,推進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切實做好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培育入庫、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組織申報工作。組織企業申報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

                    (四)突出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決勝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構建務實管用的財政扶貧體系,集中有限財力精準投放,使扶貧資金直接惠及貧困戶。充分利用財政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加大對扶貧領域的投入,多舉措確保完成精準脫貧攻堅任務。扎實推動網絡扶貧和消費扶貧行動,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鞏固脫貧戶幫扶成效,細化未脫貧幫扶措施,確保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不返貧。加快推進危房改造工作,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持續打好生態環境保衛戰。緊緊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加強鞏固“散亂污”企業整治成效,深化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面源綜合防控、揚塵管控等各項工作。確定生活垃圾處理目標和生活垃圾源頭總量控制計劃,大力推進生活垃圾處理事業,加大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財政投入并納入財政預算。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水環境保護工作。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保障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水源水質監測,確保水質達標率100%。加強河湖規劃、治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持續推進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大氣環境保護,確保大氣環境質量持續達標。繼續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健全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強化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堅決做好土壤防御保護。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研究推進生產者責任制度。

                    防范化解重要領域風險。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通過財政補助、股權合作、基金引導等政策支持,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規范政府債券資金管理,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五)突出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宜居城鄉

                    大力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促進農村產業發展。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夯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穩步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進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公路硬底化。完成7個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的建設。大力推進革命老區建設發展。

                    不斷提升中心城區人居環境水平。加快文化廣場停車場、星子河東路等市政項目建設。大力推進竹園路、良江路等5個休閑公園建設,開展南津路、連港路等道路黑底化工程,對良江橋北橋頭至清連高速跨線橋道路進行擴建。深入開展市容市貌整治,優化“數字化城管”運用,深入開展“門前三包”,深化“三個最嚴”整治成果。  

                    (六)突出改善民生,全民共享發展紅利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推進社保擴面征繳和全員參保登記工作,依法依規及時做好社保各項待遇調整和發放。狠抓技能培訓,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提升就業創業質量。推進社會救助工作,及時足額撥付低保、特困、醫療救助、大病救助等資金,發揮底線民生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持續推進“雙擁”工作。加快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加強老年人福利工作,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做好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加強青年發展規劃。繼續加強保障房建設,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落實糧食工作責任制,加大本級儲備糧油監管力度,抓好本級儲備糧油輪換,確保糧油質量安全。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力爭教育創先項目全部投入使用,加快實驗幼兒園、云溪小學和海陽中學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大學前教育培訓力度,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和支持水平,支持幼兒園建設發展。抓好教育教學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加強婦女兒童事業建設,保障婦女兒童發展權益。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及市急救醫療體系建設項目二期工程等項目進展。加快組建連州市公立醫院醫療集團,全力防控重大疾病,進一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持續鞏固愛國衛生建設成果,不斷推進愛國衛生事業發展。抓實館(市館)、文化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三級陣地的建設,加快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動東較場體育公園、市綜合性體育中心等體育場館建設。

                    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健全社會矛盾糾紛滾動排查化解機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深化社會治安治理,不斷提升打擊犯罪能力。強化公共安全監管,加快推進智慧新警務。持續開展全民禁毒工程,大力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中心(站)建設、網格化系統建設、病殘吸毒人員收治場所建設、禁毒教育基地建設、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建設及社工團體建設。完善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系,構建應急響應機制,扎實做好突發事件應急報送工作。加大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以堅持和加強黨管武裝工作為抓手,持續抓好國防動員建設、兵役征集、民兵整組工作和全民國防教育,著力提升民兵基層建設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不斷夯實我市國防動員建設基礎。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安全生產責任、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化建設、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各項工作,推進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安全專項整治。


                    footer底部